返回栏目
首页教育 • 正文

追思著名新闻教育家秦珪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培养新闻人才是他毕生追求——追思著名新闻教育家秦珪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 王志艳)  8月3日晚,著名新闻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原副院长秦珪教授溘然长逝,享年91岁。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与新闻评论教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重要开创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发布的讣告里这样写道:“从无到有建立了新闻评论教研体系,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引领学科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推动者,他热心全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秦珪生于1928年,山西人。1947年9月至1952年6月在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学习,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在北大正式开始了他的新闻教育生涯。此后,随着1958年8月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成建制地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他也随之来到了人大新闻系(后为新闻学院)任教。

  青年时代的秦珪

  1955年参加国庆游行归來,秦珪(右一)和同事郑兴东在北大未名湖畔留影
 
  秦珪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新闻教育事业。在长达42年的执教生涯里,秦珪讲过包括“报纸评论写作”“新闻评论专题研究”“评论写作”“新闻学导论”等课程,并出版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报刊评论选》《新闻评论学》《报刊评论选》《报纸编辑与评论》等多部著作和教材。他与胡文龙合著的《新闻评论学》,是新中国新闻评论教育最早、最重要的教材之一。2015年,已经87岁高龄的他还出版了《新闻评论与新闻教育》一书。

  《新闻评论学》
 
  秦珪胡文龙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
 
  “秦老师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包括我。”他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涂光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高考语文成绩好,1977年高考结束三个月后,秦珪打电话通知她来面试,将当时还是一名汽修工的涂光晋补招录取进北大中文系。“在那个时代特殊的氛围里,秦老师千方百计为国家选拔人才,这是他的担当。”谈及此,涂光晋仍不禁动容。
  同样被改变命运的,还有《中国体育报》副总编辑、《中国足球报》总编辑杨迎明。1977年恢复高考后,杨迎明入学时已是28岁的“高龄”学生。在他看来,秦珪不仅是老师,更似“兄长”。“秦先生选择了我们!把机会给应该得到机会的人,很多时候需要义无反顾。大学四年,秦先生给予我们这些人更多的宽容、体谅。毕业后,秦先生对我们这些人的关注、惦记存在至今。”

  秦珪在家中读书。
 
  勤耕教坛40余载,桃李满天下。在涂光晋眼中,秦珪是深具传统知识分子修养与造诣的人文学者,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多年,他在推动中国新闻学科建设、学科布局构造、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功不可没。“我所在的77级两个班一共70多名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从事了新闻工作,其中的很多人已成为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涂光晋说。(文中图片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涂光晋提供)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