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正展现出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外媒看中国)——外国媒体点赞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世界应者云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已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促进了全球共同发展繁荣。近来,外国媒体纷纷聚焦并积极评价“一带一路”倡议,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世界迎来的发展机遇。
“改变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经济角色”
美国《财富》周刊网站日前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航运巨头中远海运集团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后,为这个历史悠久的港口提供了一条经济生命线。如今,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一带一路”的展示窗口,该项目不仅改造了一个港口,还可能改造整个希腊经济。高耸的集装箱吊塔就是港口繁荣的象征,“在经历了10年的衰退之后,比雷埃夫斯港的码头工人感受到了经济增长与稳定”。
文章指出,中国中远海运集团接手后,对码头及其装载起重机进行了重大升级,极大地提升了比雷埃夫斯港的运力,“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把这个港口变成了对集装箱船而言极具吸引力的目的地”。中远海运集团还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新的管理很快带来了变化。比雷埃夫斯港务局表示,该港今年的吞吐量将是2010年的5倍。未来,比雷埃夫斯港有望成为地中海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的报道称,一条从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延伸至白俄罗斯的新公路已开工建设,这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重要部分。这篇名为《丝绸之路的突破:俄罗斯开始建设中欧运输走廊》的文章说,该走廊始于中国连云港,沿着中国的连霍高速公路延伸到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进入西欧。“这条走廊旨在将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枢纽融合成一个多式联运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变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经济角色。”
“世界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和平与安全”
菲律宾《商业世界报》网站日前发表一篇题为《“一带一路”相关论坛突出了机遇》的报道,该报道聚焦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一带一路”中国—菲律宾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论坛。
报道称,在菲中关系日渐紧密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贷款和先进的基建技术为菲律宾创造了就业机会,菲律宾希望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文章认为,菲律宾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
对于“一带一路”中国—菲律宾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论坛,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的文章指出,“一带一路”是和平发展平台,而不是地缘政治工具。报道透露,参加论坛的嘉宾不约而同地指出了“民心相通”对于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文章引用菲律宾总统府新闻部长安达纳尔的话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促进亚洲海岛国家的经济联动发展,中国扮演了经济全球化倡导者和维护者角色”。
澳大利亚前外长、新南威尔士州前州长鲍勃·卡尔日前在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上发表题为《打造一个多边的“一带一路”》的文章,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多边性和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给予积极评价。“随着各国参与有关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世界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和平与安全。”
“为实现共同目标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报》日前刊登文章说,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外交充满生机和活力。文章说,中国在各种场合呼吁全世界支持经济全球化,“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安排,中国正展现出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阿联酋《国民报》网站日前刊登题为《一个崛起的中国可以惠及我们大家》的文章。文章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一过程并没有对其他国家造成任何伤害。中国完全有能力扮演世界舞台建设者和协作者的角色,造福所有人。
埃及《金字塔报》日前刊发评论文章说,“‘一带一路’将中国梦和阿拉伯梦连接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目标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埃及《祖国报》撰文指出,“一带一路”不仅涉及至关重要的民生和基础设施领域,还涵盖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和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为埃及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埃及《第七日报》强调说,目前中国在埃及的企业为当地提供了近3万个就业岗位。
阿联酋《海湾报》的文章说,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建立基础设施网络、交通运输网络来拉近国家之间的距离、密切国家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文化和商贸的交流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本报北京、曼谷、堪培拉、开罗7月30日电 记者 李锋、赵益普、刘天亮、黄培昭)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