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经济 • 正文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回应经济运行热点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回应经济运行热点
  新华社记者 安蓓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能否完成?物价走势如何?实物量指标运行情况怎样?在新闻发布会上,孟玮就当前经济运行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3%,处于6%至6.5%的预期目标区间。
  “所谓‘稳’,是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所谓‘进’,是指经济结构在持续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孟玮说。
  从产业结构看,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9%,比第二产业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从需求结构看,随着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消费保持平稳增长,投资补短板力度加大。从要素结构看,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贡献在增大,创新创业创造向纵深拓展,上半年日均新登记企业达到1.94万户。与此同时,区域间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孟玮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从外部环境看,不确定性因素有所上升。从内部环境看,国内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实体经济困难仍然较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在这些问题面前,既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底线思维;也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孟玮说,中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孟玮说,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着力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大力培育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释放市场潜力;通过持续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壮大发展新动力。
  “对于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我们将加强政策评估,优化政策组合,强化政策协同,狠抓政策落实,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她说。
  下半年价格总水平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3%。
  “上半年,我国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收窄,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孟玮说,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工业品和服务价格指数涨幅较小,食品价格指数上涨4.7%,涨幅相对较大。分细项看,主要是鲜瓜果、鲜菜、畜肉价格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6.1%、9.2%和6.6%。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自我循环能力强,工农业产品供给充足,物价平稳运行具有较强基础,预计今年后期价格总水平有望保持总体稳定。”孟玮说,针对物价运行的新形势新变化,将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特别是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变化情况的监测预警频次;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充实价格调控工具箱,做好必要情况下的调控准备;指导各地认真执行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近期,已有多地及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了价格临时补贴。
  上半年全国28省份用电量正增长
  煤电油气运等实物量指标是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切口。
  孟玮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3.1%、9.4%和9.6%,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分地区看,上半年全国28个省(区、市)用电量正增长,其中3个实现10%以上两位数增长。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月提高3.2个百分点。
  从发电情况看,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一季度放缓0.9个百分点。6月份,发电同比增长2.8%,增速比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
  据介绍,上半年全国天然气用气需求平稳增长,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49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累计完成17.6亿吨,同比增长2.6%。全国铁路发运煤炭12亿吨,同比增长2.3%。截至6月30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38亿吨,平均可用27天,保持在较高水平。

责任编辑:钱一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