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时政 • 正文

习近平考察江西的“红色足迹”背后有何深意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时隔三年多,革命圣地江西再次迎来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
  5月20日下午,正在江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此后,习近平来到梓山镇潭头村看望慰问老区人民。5月21日,习近平视察陆军步兵学院时听取了红色资源研究中心的有关情况介绍。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此次革命圣地的红色之行意义深邃。

正在江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5月20日下午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
 
  不忘初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就在江西之行一周前的5月13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习近平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用实际行动向全党发出了动员令。
  长期以来,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一直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在西柏坡,他曾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沂蒙,他曾说,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在古田,他要求大家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接受思想洗礼,以利于更好前进;在井冈山,他强调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全党上下如何率领全国人民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站在孕育“长征精神”的热土上给出了坚实的答案:“当年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

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亲切会见了于都县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
 
  缅怀先烈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无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缅怀先烈,为的是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2016年,同样是在江西视察,习近平踏上井冈山时曾语重心长地说,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习近平格外重视言传身教。几乎每次进入老区,他总会慰问老红军、看望先烈家属。2014年,习近平曾专门把10位老红军、军烈属和“五老”代表请到古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同他们亲切座谈,并请他们言传身教,确保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
  此次在江西,习近平视察陆军步兵学院,这已经是十八大以来,他第五次视察军事类院校。在听取红色资源研究中心有关情况介绍后,他再一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培养一茬茬、一代代合格的红军传人。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曾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当下,全党全军上下必将以此为契机,牢记总书记嘱托,砥砺前行。


5月20日下午,习近平到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看望老区群众。
 
  饮水思源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此次来到江西,习近平专程来到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看望慰问老区人民。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期,习近平在革命老区视察民情无疑是为全国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曾说,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叮嘱当地干部,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的“红色足迹”,正是他的践诺之行。2014年,在福建考察期间,他强调要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2015年在延安,他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指出,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2016年,他来到井冈山革命老区视察,同一天,《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对今后5年老区脱贫攻坚提出要求、明确任务并作出部署……
  习近平的“红色足迹”,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正是对红色基因传承的不朽信念,正是共产党人饮水思源时刻为民的情怀。

责任编辑:邱阳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