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摘要】5G高速度、低延时的技术创新将引领万物皆终端、万物皆媒介的变革。移动与通信不再是智能手机的专属,任何终端都可能作为通向互联网的接口,使我们融入到虚拟世界之中。手机时代“永恒联系、永恒在线”的概念会被扩展:5G将构成未来新的信息躯壳,附着于我们的身体之上与我们共生共存。后手机时代,视频、VR、社交媒体将会超越屏幕界面的限制,媒介的概念与内涵将会扩大,场景将成为区隔不同媒介的标志,不同场景下会诞生不同的杀手级应用。
【关键词】5G 万物互联 瘦终端 场景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5G是一场革命,而非进化,其影响力甚至超过电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
——《纽约时报》
通信网络发展史:永恒联系
通信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呓语需从长远的历史脉络来看才能洞悉其中意涵:语言的发明让信息可以分享,人类从此借助神话与故事的幻想形成共同体;文字与印刷术的发明让信息可以记录,信息传播超越了空间的界限诞生了帝国与城邦;有线电报让人类首次以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方式远距离快速传递信息,拉开了全球化的序幕;1896年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MarcheseMarconi)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无线电通信,然而直到1973年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帕才发明了手机,[1]将人类带入了“永恒联系”的新时代。
1983年,Ameritech推出了第一个美国1G网络,允许早期采用者随时拨打语音电话。1987年,中国推出第一批商用移动网络,1G时代手机仅用于接听和拨打电话。1995年,中国进入2G时代,数据传输服务的速率可以达到9.6Kbit/s~14.4Kbit/s,在语音传输的基础上,短信、彩信服务开始流行,甚至有超越通话使用频率的趋势。彼时有研究者认为,以文传意这种含蓄的沟通方式更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点。随着GPRS和EDGE(也可以称为2.5G和2.75G)网络的引入,上网速度开始提升,彼时如果用手机打开一个网页,用户会看到图片被一条条加载呈现,“就像一层层打开礼物的包装”。
随之而来的3G网络将速率大幅提升至384Kbit/s,视频通话带来了新的沟通方式,iPhone的出现使手机开始变得真正“智能”,并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替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已无法满足移动终端的野心,QQ、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真正的新媒体初具雏形。4G时代手机则更多超越了“媒体”的定义,随着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进一步发展,外卖、滴滴、共享单车等原生于手机的新应用、新业态,极大提升了社会协作效率与居民生活质量。手机的影响力从“信息流”向“物流”延伸,跨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边界线。[2]如今,我们正身处4G之中,即将迈入5G时代,在这一转折点上正如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Rheingold)所言“我们如果了解移动科技的未来,了解如何讨论那个未来,就会具备影响那个未来的能力,至少离机会之窗近一些”。那么,5G的机会之窗是什么呢?
5G的机会之窗:
高速度、低延时、万物互联
马丁·库帕发明“手机”后,将第一通移动电话打给贝尔实验室的竞争对手:“乔,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3]这一通对话标志着无线通信对有线通信的反超。移动通信技术与手机绑定在一起,协同进化,因此5G并不单单意味着超过1GB/s(1024MB/s)的速度,还是一套技术基础规则,它定义了蜂窝网络的工作方式,包括使用的无线电频率、电脑晶片与天线等各种组件如何处理无线电信号并进行数据交换。“高速度、低延时、泛在网、低功耗、万物互联、安全重构”被视为5G的核心优势。“高速度”肯定是用户最先能感受到的技术特性,无线晶片制造商高通公司(Qualcomm)称5G的下载速度峰值可以达到每秒4.5千兆比特。这在高质量串流媒体影片(Videostreaming)中会带来极佳的观影体验,按照高通所称的中值速度(1.4GB/s),下载一部常规大小的电影4G用时6分钟,而用5G只需17秒。
5G另外一个突出的机会窗口是降低延时(connectionlatency),延时指的是两个设备相互通信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我们将无线通信技术想象成一个软管,带宽就是宽度、延时就是长度,5G的软管变得更短且更宽,因此其中的水流(信息流)速度就更快。4G时代端到端的网络延时为60m/s~80m/s,5G则可以将延时下降到1m/s。在普通的媒体收听、收视过程中,60m/s的延时并不会被用户明显感知,但低延时在无人驾驶领域中的作用极其关键。根据英国交通部的数据,当汽车以70英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人识别出危险并刹车的停车距离是96m,其中21m是思考距离,基于0.67s的反应时间,剩余的75m是实际制动距离。自动驾驶的思维距离会减小,并且延时降低会带来更多的制动空间,降低碰撞率。
5G消耗的功率非常低,这大大延长了终端设备电池的使用时间,意味着传感器一旦建立,就可以不更换电池保持多年。加之遍布各个角落的基站设置,可以实现真正的“广义物联网”,传感器和计算设备成为每个建筑、消费产品和生活空间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现多场景下的“万物互联”。如行业场景下的车联网、城市空间场景下的智慧城市,以及个人或家庭场景应用下的穿戴智能终端、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据爱立信称,到2021年,估计将有290亿台连接设备投入使用:机器人、保险杠、窗户、衣服、电器、牙刷……基本上任何东西通过所谓的“机器到机器通信”实现相互连接。4G之前的移动通信网络主要解决“人人互联”问题,4G时代智能手机带来了新业态、新生活方式。5G时代万物互联的场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将被彻底颠覆。5G带来的“物物互联”“人物互联”,多场景必然会带来多终端和新型终端设备的诞生,移动与通信不再是智能手机的专属。那么,5G时代未来媒介将会如何变革?谁将重生,谁又将衰落?
后智能手机时代:媒介与传播范式变革
(一)万物皆媒介
5G将使智能手机成为移动设备中最不有趣的东西,因为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移动设备。英特尔公司WiMax营销总监朱莉·科珀诺尔(JulieCoppernoll)曾指出:“当我们看智能手机时,我们会说这是移动设备,因为其他一切都被束缚了,但我认为这种情况会发生变化,不会再有移动,因为一切都将是移动的。”5G网络接近零延时,意味着网络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快到让人无法感知,这可能会对我们使用的设备类型产生巨大影响。多维感知的物联网叠加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未来的新闻、广告、娱乐信息真正做到千人千面。当信息流从用户主动搜索到AI智能推送,当前手机端的APP数量将大幅缩减,如Chrome浏览器在将来很有可能成为笔记本和智能手机的唯一客户端。我们不再需要手机复杂的硬件基础,较少的处理能力即可满足当下手机的功能,在各种场景下都会有更便利的网络接入口。户外骑行或运动场景下的Vufine智能眼镜、工作场景下基于AI的个人信息助理、针对个人健康和身体数据的可穿戴设备、家庭场景中的智能音箱和智能家居、私家车驾驶场景中的车载平台,都可能成为智能手机的直接竞争对手。
当我们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的智能设备,并且这些设备之间可以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快速适应个人习惯之时,我们在4G时代过多集中于智能手机上的使用时间和注意力资源就被大大稀释了。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早晨起床去化妆间,“魔镜”会与你的可穿戴设备及AI助理通信,在你刷牙时显示昨天的睡眠状况、今天的天气情况、重要约会、推荐穿搭并用VR技术展示服饰与妆容的上身情况。家居机器人会和你的冰箱、咖啡机、烤箱沟通,当你走出洗漱间时豆浆刚好煮完。无人汽车会在精确到厘米的指定地点接你上车,并在车上播放你昨晚没看完的电影。跨国的学术讨论会议以远程视频直播的方式呈现,虚拟和沉浸的效果堪比亲身到达现场。一天结束后你可能才会拿起手机,因为要刷下社交网络中朋友的最新动态,由此手机回归了它最终的价值——个人、私密。大多数社交媒体都只是“内容”,因此只需要一个“瘦客户端”(ThinClient)。5G带来万物皆终端的变革,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设备作为互联网的接口,融入到虚拟世界之中。
(二)新技术的颠覆
媒介的变革会颠覆原有的信息采集、新闻报道、传播与沟通方式,3G催生了微博、4G催生了微信和短视频,而基于5G核心技术之上的想象力和洞见将引领未来媒介的发展方向、逻辑变革和传播范式的转移。基于大规模多入多出、毫米波传输、多连接等技术,5G实现了峰值速率、用户体验数据速率、频谱效率、移动性管理、时延、连接密度、网络能效、区域业务容量性能的全方位提升。[4]5G可以传输数据千兆位速度,而无需挖掘地面并铺设光纤。5G“无线光纤”可以使广播公司在远程直播报道期间,通过减少现场操作规模节省技术人员,节省布线、光纤安装和卸载、天线设置的成本。对美国公开案例研究的分析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5G蜂窝系统可以将预算减少至34%。未来5G时代的电视媒体则可以针对人眼、环境等因素,改善视频细节。视频点播系统与AI、大数据、人脸和语音识别结合,可以识别出每个收视者及其以往的视频使用特征,创造“轻页面、轻操作、千人千面”新视频点播模式。
根据英特尔委托Ovum推出的《5G娱乐经济报告》显示,预计未来10年(2019-2028),视频将占5G数据使用量的90%,但是5G驱动的VR和AR将达到临界点。到2028年,游戏等非工业用途将占5GAR数据的90%。当前社交媒体平台正在迅速转向以视频为中心的服务,Facebook、Twitter、Instagram、Snapchat都已经制作了大量视频产品。微信最新改版也引入了“时刻视频”支持录制(剪辑)并发布视频。实际上,在2017年马克·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将在未来5年内成为视频媒体”。社交媒体是贯穿3G、4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但现有社交媒体还是以文字或图片为主要互动形式。即使以上社交媒体引入了“视频”应用,但这类应用还处于“单向”播放的初级阶段,缺乏“双向”互动。
(三)传播范式变革
因此,5G时代也是后智能手机时代,一个终端一统天下的地位不再,这会释放出更多机会,创造出一批新的媒介,构建一个超越手机的、模拟现实社会生态系统的智能城市。城市中遍布的传感器都具备收集、存储、传递信息的能力,大大扩展了我们原本对媒介的定义。近年兴起的传感器新闻、无人机新闻就将媒体记者让位于数以万计的传感器,从而拓宽信息采集的范围,提升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目前,专业新闻机构和自媒体运营者使用传感器、无人机装载的图像传感设备来收集照片和视频,在突发事件直播、灾难报道、纪录片制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G技术全面普及后,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手段与新闻生产的进一步融合,将使“传感器新闻”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常态”。[5]
彭兰教授在2016年就提出:我们即将迈入的智媒时代,呈现“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三大特征。[6]以人为主导的媒介形态开始被打破,各种智能物体及新技术的交互融合,推动传媒产业链的新变革。这具体表现在:传感器带来的新闻源与新闻反馈机制的再定义;由机器写作带来的写作者与写作模式的再定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带来的新闻体验再定义;由“即时新闻”“苹果新闻”等应用带来的新闻分发渠道的再定义。[7]
张洪忠教授则认为,5G时代的传输技术将颠覆现有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带来高度沉浸化、交互方式场景化、实时性以及可进行非言语传播的VR社交新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克服人与人之间阻隔的终端屏幕,VR设备封闭了用户的视觉和听觉,使用者全身心投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此外,VR社交媒体还可以还原被现有社交方式所忽略的非言语传播功能,面部细微的表情变化、身体姿势、动作都可以被捕捉并实时呈现在虚拟社交场景中。[8]
喻国明教授认为,5G通信技术和光子计算机的普及,传播资源会愈加丰富,由此导致的对用户的争夺也更加激烈。场景传播、关系传播、情感传播成为新的传播形态,而游戏将成为未来传播的主流范式。在媒介碎片激增、个体需求成为首位的时代,传播学者需要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的新思路来思考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与主观心态。[9]
以上研究者分别从新闻生产与大众传播、社交媒体与人际沟通、用户需求重新定义与研究范式变革的维度,思考了5G时代的新未来。那么,什么会是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永恒在线的新躯壳
20世纪70年代手机出现,并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迅速普及,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被理查德·凌(RichLing)与乔纳森·唐纳(JonathanDonner)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象征”。[10]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资料显示,至2013年全球估计已有近68亿的移动电话注册用户。在发达市场,消费者每天看手机的次数超过150次,18~25岁的人每天看手机的次数可以达到300次。在美国,人们使用移动媒体的时间平均每天高达2.5小时,这使得电视、报纸等媒体地位逐渐丧失。5G时代则进入了后手机时代,5G将“相当于浏览器为互联网做的事情”。万物互联网、万物皆终端、万物皆媒介,会导致“场景”“情境”“情感”这些我们之前在传播范式中并未作为核心的重要概念重获重视。5G时代,媒介不会再以介质或载体为区隔,报纸、电视、广播的划分界限将逐渐模糊,场景将成为区隔不同媒介的标注,而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杀手级应用。
2002年,詹姆斯·卡茨(JamesKatz)与马克·奥尔胡斯(MarkAakhus)编著了一本后来被认为是移动通信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论文选集《永恒联系》(PerpetualContact),成为随后十几年来移动通信研究的重要理论概念。永恒联系指的是,由于移动装置随身携带、即时连接的科技特性,人们如今实实在在地进入了一种“不断线”的状态。过去我们将桌上电脑网络中的漫游者称为“脱壳之人”,即一种摆脱固着于当下的肉身,跃入“荧幕生活”中的抽离样貌。然而一旦身体移动、离开屏幕,这种连接也就随之中断。新技术、新内容将融入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中,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形态。加速内容消费,包括移动媒体、移动广告、家庭宽带和电视,以及改善各种新的沉浸式和互动技术的体验,并释放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新媒体的全部潜力。年轻一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网络世代)的观看习惯正在推动这一变化。手机移动抛弃了电源线、网线,让我们无需“脱壳”便进入荧幕之中,把荧幕置于口袋。随着5G的到来,“永恒联系”的概念会增添更丰富的维度。首先,手机不再是我们进入虚拟世界的唯一终端,“瘦终端”的概念会使智能终端无处不在。其次,VR会超越屏幕的概念,随着媒介的概念与内涵不断扩大,5G将构成未来我们新的信息躯壳,附着于我们的身体之上与我们共生共存。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文系《媒介融合视域下东南卫视内容生产研究》(项目编号HZ-883)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张海君:《大话移动通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2]杨学志:《通信之道:从微积分到5G》,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
[3]陶春:《5G“跑步进场”,六问5G》,《中国教育网络》,2017年第1期。
[4]张平,牛凯,田辉,聂高峰,秦晓琦,戚琦:《6G移动通信技术展望》,《通信学报》,2019年第1期。
[5]史安斌,崔婧哲:《传感器新闻:新闻生产的“新常态”》,《青年记者》,2015年第7期。
[6]彭兰:《智媒来临与人机边界:2016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2016年11月14日。
[7]彭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新闻记者》,2016年第1期。
[8]张洪忠,丁磊:《5G时代的VR社交会取代微信吗》,《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7期。
[9]喻国明,杨颖兮:《参与、沉浸、反馈:构建盈余时代有效传播的三要素——关于游戏范式作为未来传播主流范式的理论探讨》,《新闻知识》,2018年第3期。
[10]LingR,DonnerJ.Mobilecommunication[M].JohnWiley&Sons,2013.
责编/张晓燕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9年4月(上)P18-21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