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推荐阅读 • 正文

融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的嬗变及对策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报刊、电视与新媒体渐趋融合。在媒介融合发展趋势下,传统新闻调查性报道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消息来源、采编制作、传播内容等方面。本文围绕调查性报道的嬗变,分析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反思当下调查性报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媒介融合 调查性报道 新闻生产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
 
  融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现状
  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传播手段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载体和格局的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新媒体日益发展,传统媒体则面临困境,亟待转型。受不同媒体优劣并存、市场运作模式以及受众需求影响,拥有渠道优势的新媒体与奉守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也渐趋融合。2018年中国记者协会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中指出,媒体融合依然是2017年中国媒体发展的主题,并且呈现出内容、平台、技术、渠道和管理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传统新闻报道形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以独立性、揭黑性为标榜的调查性报道便是代表之一。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从公共利益出发,通过相对独立的采访,揭露政府、公共机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的深度报道方式”,诞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与国内各时期社会形态产生碰撞,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呈现出信源增多、信息爆炸、媒介多元、受众广泛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传统调查性报道存在多方面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人们依靠互联网自主曝光与调查记者独立揭黑的矛盾、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与调查性报道长篇幅形式的矛盾、网络热点即时性与调查性报道制作周期长的矛盾。随着媒体融合步伐加快,传统调查性报道的生产模式与新闻观念逐渐滞后于时代的要求,如报道部门减少、调查记者流失、报道揭黑意识削弱、生产主体泛化等,新媒体“微调查报道”由此兴起。
  调查性报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嬗变及面临的问题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调查性报道这一传统新闻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为了突破发展瓶颈,调查性报道紧跟时代发展走上转型之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革新。
  1.信息来源大众化与真实性模糊
  调查性报道的报道内容一般为被刻意掩盖的真相,一些新闻当事人和知情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隐瞒或拒绝提供线索,这使得记者在新闻调查过程中面临一定程度上的困难。互联网营造的虚拟社交平台打破了这一束缚,赋予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权利,虚拟社交平台独特的匿名性,使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可以在网络上曝光自己或他人的遭遇。2018年5月28日,《新京报》刊登一则国内PUA组织利用情感操纵女性的调查新闻,报道线索来源于一名女性受害者在微博上匿名曝光自己遭受PUA男友物质和精神虐待的经历。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记者越来越依赖于从微博或其他社交平台上获取新闻线索。此外,网络曝光往往具有“一呼百应”的特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在网上“发声”,舆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促使更多的传统媒体展开调查。整个过程呈现为公众自主揭黑、网络形成舆论合力、记者展开调查。
  互联网在拓宽记者新闻线索获取渠道的同时,也使一些流言有了可乘之机。在此前广受关注的“王凤雅诈捐门”事件中,“作家陈岚”在网络上爆料患病女孩王凤雅的家人并未将善款用于女孩治病,这个消息未经证实就在网上迅速发酵。直到记者开展调查后,才发现消息失实,出现新闻反转的现象。即使多家媒体后期发布澄清报道,但许多受众已先入为主,质疑媒体的公信力。由此可见,依赖互联网社交平台发现新闻线索时,记者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核查线索的真实性,而基于失实消息诞生的报道更会削弱媒体的公信力。
  2.新闻生产透明化与受众过度干预
  调查性报道具有鲜明的“独立性”特点,通常为调查记者独自参与采访调查、稿件编辑、报道发布的全过程。媒体融合强化了不同媒介记者的跨组织合作,加强了公众的参与度,使得组织化的新闻生产逐渐“去中心化”。同时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参与度的提升,“社交性”与“互动性”成为融媒体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公众开始以一个信息提供者、事件评论者、舆论监督者的身份融入调查性报道的环节;另一方面,媒体为了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选择在网络上实时发布调查进展,受众除了参与讨论外,还可以和记者直接互动交流,从而对选题到刊播有一个全程的了解。一些能动性更强的受众甚至能展开自主调查,给调查记者提供线索,实现角色的反转。
  受众对调查性报道生产的积极参与虽有利于提高报道的影响力,但也埋下了公众过度干预的隐患。此外,网络传播匿名性、虚拟性、去权威性等因素加速了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新媒体平台更易成为舆论漩涡的集中地。以2017年居全国十大舆情热点事件榜首的江歌案为例,新京报《局面》于2017年11月9日发布刘鑫与江歌母亲的采访视频,引发了舆论热潮。《新京报》与《南方周末》连续发布长篇调查报道,试图还原事件来龙去脉,却被网友认为描述过于冷峻,有洗白刘鑫的嫌疑,遭到部分读者抵触。强大的网络舆情和公众情绪给开展客观的调查报道带来重重压力,以至于新京报在后续的评论文章中写道:“在这种局面下,要试图替刘鑫辩解,是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受众在新媒体平台上广泛发声对调查主体形成的舆论压力,甚至会造成媒介审判现象出现。
  3.调查结果多样化与内涵缺失
  调查性报道的调查结果转变,主要体现在报道呈现从完整到分散、内容呈现由单一到多样、发表载体向新媒体平台转移三个方面。
  媒介融合之前,调查报道的发布形式一般为占据报纸头版,或在电视黄金时段播出,耗时长且呈现结果单一。如今为了抓住融媒体时代瞬息万变的热点,使报道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更多调查性报道选择“边调查边报道”的方式,实时追踪调查进程,推出系列报道。在内容呈现和发表载体方面,越来越多的调查报道选择转战新媒体,摆脱版面与时效的束缚,并利用融合资源优势,制作融合文字、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要素的新闻报道。
  但与此同时,一些调查性报道也因沉醉于新技术带来的多媒体呈现形式而“迷失方向”,忽略了“以内容为圭臬”的初心。2017年6月22日,《中国青年报》推出人体刺绣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报道--《又一自残游戏惊现中国》,引述了大量网友的评论以及分析数据图表,虽然形式吸人眼球,但缺少对自残游戏流行的原因分析与解决之法,导致报道思想浮于表面,缺少发人深省的内涵。由此看来,形式上分散化的报道方式和精简通俗化的报道语言,虽然有利于调查性报道的后期传播,但极易造成报道环节的缺失和思想深度的缺乏,使得报道内容成为形式的附庸。
  调查性报道在信源获取渠道、新闻生产过程与报道呈现形式等方面的嬗变,虽有利于走出发展困境,但也面临种种问题。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做好调查性报道,成为媒体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在融媒体时代做好调查性报道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潮流下,调查性报道也处于改革的十字路口,如何突破传统调查性报道的困境,借助新媒体把握机遇,是新闻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提高甄别能力,拓展信源渠道
  2010年12月11日,美联社发布首个中国记者社交媒体工作使用习惯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超过60%的记者曾经通过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的新闻线索或采访对象完成选题报道。然而,互联网在给调查记者提供海量新闻线索的同时,难辨真假的信源也提高了调查记者的核实成本与报道失实风险,这就需要记者提高甄别能力。
  在“北航教授性侵门”事件中,受害者罗茜茜在微博上进行实名举报,披露了时间、地点以及一些具体细节,一般来说,网友实名揭黑、连续曝光、事件描述详细的信息可信度较高,但记者也应保持警惕,联系采访曝光者的同时,也要给被曝光者话语权,避免先入为主造成片面或失真报道。
  人民日报研究部张先培曾说:网络媒体不是调查性报道天生的敌人,且极可能成为传统媒体调查报道新的“合伙人”。除了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之外,还要实现信源渠道的“新旧融合”。媒体机构可以建立信源数据库,便于获取线索,要善于倾听专家意见,在可能的情况下培养“深喉”;安排专业人员对网络上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减轻记者网络信息核实的工作压力。
  2.积极引导舆论,应对反转新闻
  不可否认,受众参与新闻生产能提高报道的透明性,成为调查报道的背后助力,但舆论本身存在的两面性也会给客观报道施加压力,表现为极端舆论演绎网络暴力、错误舆论导致事件失真、片面舆论造成观点偏颇等。对此,调查性报道要当好“把关人”,积极调整舆论导向,实时监测舆论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敢于在舆论压力下坚持客观真实的报道,成为勇于打破“沉默的螺旋”的少数群体。
  融媒体时代,网民对一些突发性重大事件的关注速度会超过媒体介入速度。通常是媒体还未展开调查,网络上已然掀起轩然大波。为了抢夺热点发表独家新闻,部分媒体未经核实信源与事件,过早传播“表面信息”,误导网民认知,为舆论的情绪化推波助澜。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公众的广泛参与,提高了舆论的不可控性与反转新闻出现的概率,但人们的认识与事件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不妨让新闻“再飞一会儿”,给真相留足空间,也给调查一点时间。
  3.坚守内容为王,增强传播效果
  在融媒体时代推出高质量的调查报道,一是要保证报道内容的质量,二是要把握媒体融合的优势。网络媒体赋予受众发声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受众的思考分析能力。受众的主观选择意识和独立批判精神的增强,对媒介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知道新闻事件本身,还希望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深层挖掘,只有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调查性报道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近年来业界陆续提出“数据新闻”“沉浸式新闻”“交互新闻”等概念,人民日报先后推出“中央厨房”和“人民号”聚合平台,都说明充分调动受众的多感官体验、打造互动性强的可视化媒体产品是融媒体的发展目标。这也给调查性报道转型带来启发。目前调查性报道的融合实践主要是传播平台的改变,较少有在呈现方式方面的融合尝试。事实上,调查性报道若能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文字讲解、图表分析、数据呈现、影音视频、H5互动等手法,推出融汇多种媒体形态的调查报道,能够增强可读性与互动性,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4.以问题为导向,扩大选题视角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反映人民的声音、回应群众的关切是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调查性报道拥有极高受众关注度与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2018年7月,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曝违规生产疫苗,引发社会关注。人们对假疫苗的去向与危害、对长生生物的处理以及药品安检制度提出种种疑问,各大媒体随后发布调查报道,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质疑与关切。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传入中国以来,无论是《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对收容制度弊端的揭露,还是《中国经济时报》对国内经济发展问题的追踪,都体现出调查性报道在促进经济改革和社会稳定、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因此,揭露潜在的问题、回应民众关注的话题仍是转型后调查性报道的重要职责。
  除此之外,调查性报道转型还要注意扩大选题视角。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呈现出明显的“中性化”倾向,兼具“揭露社会阴暗面”和“揭示社会复杂问题”的作用,传统媒体推出了《双城的创伤》《这片土地上的陌生人》《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等一系列具有人文关怀的调查报道。“中性化”的选题趋势不仅拓宽了调查性报道的内涵,也促使人们对边缘群体与冰点事件的关注与思考,有利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符合我国新闻工作弘扬真善美的要求。
  调查性报道具有揭示社会矛盾、关注社会问题、记录社会变迁的重要作用,即使在新闻快餐化与阅读碎片化的今天,高质量的调查报道依然有广泛的受众需求与极高的社会影响力。随着媒体融合步伐加快,调查性报道如何搭上融媒体快车实现转型,发挥其“海面上的瞭望者”的作用,还需要在各方面做出改变。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段勃.调查性报道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刘艳琼.融媒体环境下调查性报道的嬗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12).
  【3】张志安,陈子亮.新媒体环境下调研报道的议题方法和形态变革[J].中国记者,2018(2).
  【4】邓天白.新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坚守与变革--从2017年ProPublica主要获奖作品谈起[J].新闻与写作,2018(5).
  【5】陈敏,张晓纯.告别“黄金时代”--对52位传统媒体人离职告白的内容分析[J].新闻记者,2016(2).
  【6】李钧德.新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记者,2018(3).
  责编/邓应华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12月(下)P19-21

责任编辑:王文钰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客户服务
    中国报业网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
    中国报业杂志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0192706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京)字第327号
    京ICP备1402856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903号
    Copyright © 2002-2022 中国报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