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事实说话”这一新闻观点究竟是不是规律的问题,是近几年新闻界一直探讨的重点。“用事实说话”的构成核心是“说话”,也就是说这一短语的内在含义是一种宣传行为。将新闻报道的主要目标定义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这是新闻报道需要遵循的基础,宣传和新闻都是进行信息传播的手段,两者分别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不同的。
【关键词】新闻用事实说话规律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在当今社会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事件发生,新闻记者在面临报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事件的选择。记者在进行新闻选择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依据,新闻的价值和新闻记者的价值取向是存在差异的,新闻的价值不是通过记者的思维定式形成的,价值大小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新闻记者的价值观念是主观存在的,也就是说记者的价值取向不能直接决定新闻的选择,新闻的价值不会取决于新闻记者的主观臆断,因为那根本不是规律。
从新闻产生的源头来看
1.新闻的选择方式是多样的,新闻记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要明确新闻事件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发生后通过记者的报道,再通过大众媒体逐渐走进观众的视野,这是一个传播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新闻记者需要对报道的事件进行选择。争议的主要部分是记者进行新闻选择的具体依据,记者的新闻选择依据究竟是记者的价值观决定的,还是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新闻的价值优劣和记者本身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差异,新闻价值不是记者价值观能够决定的。新闻的价值衡量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客观标准,这与记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存在着本质差异,新闻记者的价值取向不能对存在的事物进行新闻式确定,新闻报道的根本就是事实存在的新闻价值,记者根据新闻价值选择新闻事实进行报道。
2.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件中所包含的社会价值
新闻事件的核心就是其存在的社会性,这也是记者进行新闻选择的主要依据,社会性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与公众利益具有一定关联的部分,这是社会性大小的判断依据。事件本身与公众利益关联性越高,两者之间联系越密切,事件所包含的社会性就越大。判断新闻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是其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关联性,新闻与大众生活之间的距离。由此看出,新闻事件报道的选择只可能存在于广大受众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社会效益的提升,实现新闻的整体价值。
新闻事件社会性的判断
新闻事件的报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新闻事件的本身能够引起强大的社会效应,这也是新闻事件选择的主要依据;二是不得不进行报道的社会效应不大的新闻事件。无论选择了哪种新闻事件,都需要在报道的过程中“用事实说话”。我国的发展形势决定了第一类新闻事件发生的几率非常高,比如,“地沟油”事件、“黑心奶粉”事件等,这些新闻通过事实报道,能够引发公众通过信息和网络渠道进行讨论,积极地参与到对新闻事件的关注中。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思考,新闻报道能够将社会实质进行表现,从而引起相关机构和制度决策者的注意,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解决,有助于改变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第二类新闻事件,大多是国家出台的政治、经济等相关政策或召开的重大会议,这些新闻事件是必须选择的新闻事实。
新闻报道内容制定“用事实说话”
1.两种新闻事件形式存在很大差异
第一种新闻事件的选择特点是能够在报道的过程中投入一些个人看法和意见,这些意见和看法在新闻报道中是隐形存在的,也就是说,通过一些事实来客观地进行看法的表达。从新闻报道来看,记者和编辑只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简单的描述,让人们产生一种依赖感,能够从报道中得知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但主观意见由自己提出,新闻报道不会左右受众的主观臆断。这种新闻报道方式,是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的工作方向,无形的事件意见在人们的主观感受之下存在,这就是好新闻。记者和编辑要善于在新闻事件的主要报道内容上进行主观意见的贯彻,同时也要在主观形式上进行意见的隐藏。
2.记者对新闻素材进行选择
在第一种新闻事实的传播过程中,记者会对很多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参照一定的筛选标准。首先,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必不可少,在进行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后,可以此来作为整个新闻的选择标准,除了新闻本身存在的事实价值外,还可以按照宣传价值来进行选择。如果新闻事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就需要同时将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作为选择依据。记者的主观看法会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内容制定产生影响,记者的主观兴趣会在新闻报道中进行体现,大多数记者在进行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中,依然会遵从新闻媒体组织的判断依据,“用事实说话”。
无形意见的表达
1.新闻事件需要用“事实”作为基础,表达出一些基本观点
事件表达过程中会存在具体倾向,这是宣传意图的具体体现。例如,“共享事物的发展”主要是针对我国近期出现的共享单车、共享货架等问题进行报道,这样的新闻事件必须在报道过程中“用事实说话”。通过对受惠人士和受影响人员的采访,对这一事件进行阐述,权衡共享事件的利弊。这一新闻事件中的“用事实说话”,主要指的是宣传方法,用来对共享事件的宣传,对此类事件的报道能够加快对新闻核心的传播。
2.数量很多的新闻事实要从社会的发展形式和人们的生活领域来进行选择
第二种新闻事件的选择与宣传型新闻事件选择不同,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存在着数量很多的新闻事实,要从社会的发展形式和人们的生活领域来进行选择。以一则政治新闻为例,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上午9时,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样的事实对政治关注者来说就是一则新闻,但这则新闻并不需要记者来用“事实说话”。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的真实性并不是通过新闻记者和新闻编辑强行增加的,也不是新闻发展本身存在的。新闻需要根据不同的读者人群和不同的立场来进行价值评估,也就是说,不同的人群在面对同一个新闻传递出来的信息时,会对新闻形成不一样的看法,对新闻中涉及到的当事人的对错也会出现不同的“倾向”。当然,不排除记者在报道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加入个人的主观“倾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新闻的判断,记者的价值和新闻表达的目的性有着根本的区别。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宋嘉庚,徐晨霞.“用事实说话”,是规律还是方法?[J].青年记者,2010(06).
【2】张成武.浅谈新闻中的议论[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03).
【3】张春生.再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J].中国地市报人,2016(07).
【4】臧富贵.对新闻如何用事实说话的再认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8).
责编/李德金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8年8月(下)P82-83
责任编辑:戴靖 审核:戴靖
特别声明:
1.本网/端所刊登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部分注明“来源:中国报业网”的作品为党政部门、网络作者投稿后经审核发布,投稿方应对文章、图片的真实性负责。仅代表投稿方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端转载的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凡注明“中国报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报业》杂志社所有。未经《中国报业》杂志社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5.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即与中国报业网联系,本网将会在24小时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6.邮箱:zgbymedia@163.com 电话:010-65363038 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